當無數家長為“孩子哪都好,就是成績差”而焦慮時,青苗教育集團總校長高江濤一語道破真相:
“考試不行不等于學習不行!其他各個方面都優秀的孩子,必定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他只是被單一評價標準遮蔽了光芒。”
這位曾在“宇宙中學”耕耘幾十年的教育家,如今正用更遼闊的視野重塑成長定義。
撕掉“唯分數”標簽:被考試成績遮蔽的學習強者
“我見過太多家長苦惱于‘孩子各個方面特別優秀,唯獨考試不行’。”高校長的回應如利劍劈開認知迷霧:“這恰恰說明孩子是全方位的學習強者!”當學科考試成為唯一量尺,那些在藝術、體育、領導力或創新領域閃耀的孩子被粗暴定義為“學習差生”。
而青苗要做的,是構建多元評價雷達圖——在這里,擅長用B站研究足球戰術的孩子、自主探索AI技術的少年、在服裝設計中展現美學天賦的學生,都是被全力托舉的“學習冠軍”。
教育四根黃金支柱——比學歷更重要的「人生操作系統」
面對“學歷是否決定人生”的靈魂拷問,高校長以四十年教育實踐給出振聾發聵的答案:
“好大學是助力,但終身學習力才是終極競爭力!真正的教育要為孩子安裝能跑贏人生馬拉松的‘操作系統’。”
從海淀頂尖中學到國際教育前沿,他提煉出支撐孩子跑贏人生馬拉松的四大黃金支柱:
支柱1「身心健康」人生幸福的底層代碼
“任何父母最終所求,不過是孩子平安幸福。”高校長以祖輩視角點破本質。在青苗,心理沙盤室與體能訓練場的重要性不亞于教室,因為沒有健康的身心,一切成就都是空中樓閣。
支柱2「人格健全」抗挫力×同理心×團隊精神=成事根基
“越重要的事,失敗概率越高!”高校長直指精英教育盲區。當傳統名校沉迷制造“常勝將軍”,青苗更重視培養“跌倒后爬起的勇氣”。通過跨年級項目制學習,孩子們在真實沖突中淬煉出抗挫折能力、團隊協作力、共情力——這些做大事的隱性門檻。
支柱3「全面發展」藝術體育是過期不候的人生資產
“藝術感知力過了童年就永遠缺失!”高校長拋出殘酷真相。在青苗課程表上,油畫與代碼齊飛,科學共國學一色。因為美術中的審美判斷、音樂中的情緒共鳴、體育中的意志磨礪,正是AI無法替代的人性護城河。
支柱4「創新精神」在萬次試錯中點燃終身熱愛
“1萬小時天才定律的燃料是什么?是打不滅的熱愛!”高校長揭示創新本質。青苗的選修課“自助餐”允許孩子自由試錯——今天玩服裝設計,明天學機器人編程。當興趣轉移被包容而非指責,真正的熱愛才會在反復篩選后浮現。
藝術體育>刷題?青苗的「不可逆教育」革命
當其他學校壓縮音體美課時,青苗卻將70%的課后時間投入“不可逆成長”領域。這源于高校長的洞察:“刷題提升的分數可被量化,但藝術體育鍛造的是融入血肉的素養。”
在青苗,三年級學生能在國畫課上解析《富春山居圖》的留白哲學,五年級球隊用數學建模優化戰術——因為真正的未來精英,必是理性與感性平衡的“完整的人”。
擇校黃金法則:要文化滋養,不要重點班幻覺
面對“選普通校重點班vs頂尖校普通班”的經典難題,高校長的選擇振聾發聵:
“我永遠選學校文化!重點班給你分數,好學校給你植入人生操作系統。”
他犀利指出:為進重點班忍受壓抑環境,如同為短期血糖升高注射胰島素——犧牲的是決定人生高度的“精神免疫力”。青苗的雙班主任制與跨年級混齡社區,讓每個孩子浸潤在“眼里有光”的能量場中。在這里,優秀不是排位賽的幸存者,而是被文化滋養出的生命常態。
給教育焦慮者的終極解藥:做「時間的朋友」
對于深陷焦慮的家長,高校長給出跨越三代教育經驗的忠告:
“別用高考倒計時摧殘童年!教育最偉大的力量是「滯后反饋」。”
正如在人大附中早培班成立之初,他身體力行推動名著閱讀計劃——少年時讀不懂的《紅樓夢》,往往在中年職場浮沉中頓悟其智慧。
青苗的“85分足矣”哲學(省下時間深耕四支柱)、AI課80課時布局(一年抵別人多年)、從2歲開始的浸潤式選修(自助餐式試錯),都在踐行同一信念:當我們不再用今天的試卷丈量明天的人生,孩子才能跑贏未來。
end
讓世界名校為你轉身
名校來了
為了幫助廣大有意轉軌國際化教育的家庭提供更好的擇校規劃,一站式解決擇校難題,北京第二十五屆國際名校來了升學擇校咨詢會將于10月在北京萬達文華·七層宴會廳舉辦。現場邀請京津冀60多所優質國際化學校的校長/招生官與家長面對面溝通,數十位校長大咖和擇校專家發表演講,還有多位不同領域的升學規劃專家為家長一對一答疑,歡迎點擊下方鏈接預約報名!
點擊下方圖片
立即預約擇校展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