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生們在集體中從參與者變為組織者,并有更多機會將自己的才能貢獻給集體。而由學生自己策劃組織的活動學生的受眾面更廣,參與度更高,影響力也更大。比如由中學部學院組織策劃的“樂想嘉年華”活動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反響。

在學校黨支部的指導下,學校還組建了團委少先隊,定期組織開展主題團隊會、干部培訓等,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起到帶頭作用,讓少先隊員實施民主權利、學習民主、發揚民主、培養民主能力和主人翁思想。除此之外,學校成立了學生記者團,組織開展了主持人大賽,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去發揮自己的特長,不斷探索和創造。

“雙語雙文化”下的全員導師
學校通過“雙語雙文化”下的全員導師制管理模式,給予學生多元化的培育及指導。學校為每個班級配備一名中方導師與一名外方導師,他們通力合作,不僅幫助學生提高學術成績,也會精心管理學生的日常生活。

每天早上的導師時間,中、外方導師都會來到教室,記錄學生的出席情況、收集作業,開展針對學生年齡特點的有意義的教育活動。除此之外,導師們與家長保持著密切的溝通,有效反饋學生的在校情況,共同助力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學期結束,兩位導師會共同為班級同學寫期末評語。
年級組全面質量管理
在康德雙語,各年級設有一位年級組長。各年級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全面自主管理,關注學生的人格成長,達成教育目的。同時,在年級組自主特色管理下,中外方導師各司其職,相互配合,有分工也有合作,形成了以“立體式全員化導師管理架構”為工作基礎的年級組全面質量管理。
各年級組長每周組織一次年級大會,圍繞主題教育開展學生活動。通過演講、表演、競賽等形式培養同學們的公共演講及表達能力、促進師生及生生間的交流、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責任感。

為了更好地樹立學生榜樣,學院、年級、以及學生社團會根據學生的綜合表現,定期對表現突出的學生予以表彰,鼓勵更多學生在學術、領導力和集體貢獻方面再接再厲。
分層適需的心理健康教育
康德雙語致力于培養“身心健康,德才兼備”的學子。而“身心健康”是“德才兼備的”前提。在康德雙語,對學生身心健康以及社會情感的關注體現在每一天的學習生活中。無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老師,他們都留心觀察著每一位同學,他們的個性、特長以及情感需求,給予學生們鼓勵、發揮他們的愛好與天賦,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小學部及中學部配有心理室及專職的心理老師,為學生提供一對一心理咨詢,為家長提供個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導。心理老師在導師見面會上會與家長針對孩子的情況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了解學生在家的心理狀況,也反饋在校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心理室還會定期發送心理貼士,針對兒童與青少年心理特征,在親子溝通和家庭教育等方面進行建議,提高親子關系的質量。

在小學部心理課上,老師通過繪本、游戲、角色扮演等活動幫助同學們懂得管理情緒、學習同伴相處。同時,學校也開展了許多面向學生的宣傳工作和趣味活動,如中英雙語“心理小報”、“開心果”墻、反欺凌活動周等,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的同時,鼓勵學生在體驗和實踐中收獲感悟和技能。讓同學們在體驗和實踐中收獲感悟和技能。

在康德雙語初中部,我們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室每天都會在同學們休息時間開放,接待學生來訪和咨詢。同時,心理室也設置了專門的活動時間,歡迎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同學們來體驗沙盤游戲。


我們也通過各項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本學期心理室主要采用集體心理宣講加個別班級輔導的方式。首先利用Assembly的時間,針對不同年級,展開了不同主題的心理宣講,同時針對每個班級不同的情況,利用prep時間,深入班級開展心理團輔。如人際交往技巧主題的心理團輔,通過創設人際矛盾的情景,邀請同學們進行角色扮演與討論,請同學們親身體會“換位思考”的力量,從而習得更合適的解決矛盾的方法與技巧。
我校還開展了一系列以青春期教育為主題的心理活動??档码p語始終關注每一個孩子的身心健康,曾多次邀請專家分享。比如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陳默博士與家長就當代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交流之后,還曾邀請了上海市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內部講師、上海優秀青少年事務社工、上海市計劃生育協會青春健康主持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葉沁老師來到我校,與學生共同探討青春期話題。

康德雙語主動踐行“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學生培養理念,積極探索“多維立體,全面育人”的學生管理模式。而今的康德學子朝氣蓬勃,充滿活力,良性而活躍的校園氛圍,友好而和諧的人際關系,為康德學子的健康成長和美好未來提供了無限可能。
①特別聲明:本站點注明為"原創"的文章,版權均屬國際教育在線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未注明“原創”的文章,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聯系郵箱:85861739@qq.com